English

古巴忆,最忆是深情

2001-01-31 来源:光明日报  我有话说

人生里,你走过的地方可能不少,但经常让你追溯记忆的长河、撩动你思绪波澜的却不会很多。

2000年春节前,我赴古巴参加“第二届研究全球化与发展问题经济学家国际研讨会”,在古巴这个亚热带草原海岛上生活了8天,让人怀念、咀嚼的颇多。白居易的忆江南,最忆是杭州;我们这趟古巴行,最让人追忆的是古巴人民对中国人民的拳拳深情。

踏上古巴的国土,结识的第一个古巴人,便是到机场迎接我们的古共中央国际部亚大司中国事务负责人亚米拉·比达。她高额头,深眼窝,身材纤秀,做事极认真。我们在国际研讨会上发言后,她特意赶到我们的驻地告诉说:“听说你们发言掌声很多,我真替你们高兴。”

大会间隙,游览哈瓦那市容。我们的车上多了亚米拉7岁的儿子玛努埃尔。玛努埃尔正上小学二年级,这天没课。这小家伙聪明、活泼,一天下来,和我们混得稔熟。傍晚,面包车回到宾馆,我们正要和他告别,没想到他低头不语,匆匆跑开。亚米拉急追过去,把儿子捉回,命令他说“再见”。玛努埃尔勉强抬头,湛蓝的眼睛噙满泪水,连叫着“NO,NO!”亚米拉有些难为情地告诉我们:“玛努埃尔和你们熟了,不愿离开。他说今晚想和你们住在一起!”黄口童稚的眼泪最晶莹,我们都甚为感动。后来我们知道,亚米拉熟知中国的历史和中国革命史,近些年又到过中国。玛努埃尔耳畔则常常飘过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的伟大历程与辉煌成就,飘过古中人民友好的动人故事。古中友谊之花早已在年幼的玛努埃尔的心间绽放。

在绿树掩映的中国驻古巴使馆,王成家大使和刘玉琴参赞给我们详细介绍了古巴和中国友谊的概况。美国距古巴仅90海里。自20世纪20年代起,美国一直控制着古巴的经济命脉。苏联解体前,古巴75%的贸易靠苏联和东欧;苏联解体后,美国乘机先后抛出两个法律,强化对古巴封锁。1990年至1993年间,古巴国内生产总值下降35%,古巴的经济陷入自1959年革命以来最困难的境地。一些西方强国翘首以待在古巴出现苏联东欧的多米诺骨牌效应。

就在此时,我们的总书记、国家主席江泽民同志访问了古巴。王成家大使和刘玉琴参赞用兴奋而激动的语调交替介绍着:“直到现在,古巴的同志每谈及此盛事,仍非常感谢。”他们谈到,1999年9月29日,在古共中央举行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50周年大会上,卡斯特罗主席未经事先安排,即席发表了长达一个半小时的讲话,热情赞扬古中友谊。10月1日,卡斯特罗主席又来到使馆与我工作人员一起收看我盛大阅兵仪式。当江泽民主席出现在天安门城楼上时,他一次又一次热烈鼓掌。在我驻古使馆为各国驻古外交官举行联欢会时,古外长佩雷斯十分激动地说:“卡斯特罗主席对江泽民主席怀有一种特殊感情。在古巴最困难的时期,是中国的党、政府和人民支持古巴渡过了难关。”

是呀,患难之交才真诚。我们由衷地感叹着。

一天晚饭后,我们信步来到一家个体小餐馆。餐馆的男主人原是一个新建的纺织厂工人,苏联解体加上美国的封锁,工厂缺少能源和原材料,一直待业在家。女主人是一家报社的记者。家里还有70多岁的老母和14岁的女儿。当他们听说我们来自中国后,都从屋里赶出来,又让座又倒茶。他们介绍自己的生活,又十分热心地询问中国改革开放的情况。后来我们注意到,男主人是棕色头发和湛蓝的眼睛,而女主人和女儿虽然鼻梁高耸,脸庞也有改变,但她们的头发和眼睛仍然是漆黑明亮。当我们问及此,女主人嫣然一笑:“小时候,大家都叫我中国人。”这不禁使我们记起毛泽东主席在延安时期说过的中国人遗传基因极强的判语。曾经同根同祖,感情上则更加亲近。

1月28日下午,偌大的十分现代化的哈瓦那国际会议中心,掌声、笑声和喝彩声接连不断。国际研讨会闭幕式上,古巴革命委员会主席卡斯特罗即席发表长达近两个小时的讲话。卡斯特罗的声音有些沙哑,但极富磁力。会场里来自53个国家和地区的1000余名专家学者以及16个国际组织的官员都在认真倾听着。卡斯特罗说:苏联解体和东欧剧变后,几乎所有人都以为古巴坚持不下去了。面对有史以来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实行的重重封锁,古巴依然顽强屹立。为什么?因为我们信念坚定,始终如一;因为我们与人民一起战斗、工作不息。卡斯特罗又说:“目前人们都在谈论全球化。但是目前的全球化是某些少数发达国家主导的全球化,这种新自由主义的全球化是不可能持久的。人们经常回忆起本世纪所发生的大灾难和种族灭绝的恐怖气氛,但好像忘记了现在的经济秩序每天造成的成千上万人死于饥饿、疾病和冲突这一事实。将来会是什么样的全球化?只能是互助性的,社会主义的,共产主义的,或以你们喜欢的定义命名的。历史并没有像某些人乐观地想象的那样走到了尽头,现在恰恰是开始的时候。今天我比任何时候都坚信,社会主义这个词更有着伟大的含义。”卡斯特罗的讲话激起的一阵又一阵的掌声卷过会场上空。他充满激情的讲话,使我们记起在参观“古巴独立纪念碑”时亚米拉对我们所说:“那个强国为颠覆我们的政权,曾组织了300多次针对卡斯特罗主席的暗杀。但古巴党和古巴人民决不当逃兵,更不会作叛徒。我们对自己的前途充满信心。”

美国著名小说家海明威生命中的最后22年,都是在古巴度过的。正是古巴人民勇敢坚毅的魂魄激发了他创作生命的第二个春天。1950年,著名作品《老人与海》就诞生在这里。海明威本人曾以简洁的语言概括《老人与海》的精神,这就是:“人不是为失败而出生。一个人可以被杀死,但不能被打败。”《老人与海》的精神,不正是不屈不挠的古巴人民万劫不死的社会主义精神吗?

共同的坚定信念是中古友谊灿烂之花最深厚的沃土。

[值班总编推荐] 以劳动谱写时代华章

[值班总编推荐] 青年的朋友习近平

[值班总编推荐] 让青春在科技创新中焕发更加绚丽 ...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